近期疫苗議題不斷,有什麼是我們需要注意與加強的?
在許多報導中,年長者相對於年輕人較不容易產生以下的不適反應。我們所擔心的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有這類症狀,而最常見的反應前3名是,打針處的局部反應 (例如:疼痛、紅腫)、疲倦與頭痛。可以如何舒緩與調適呢?
.jpg)
COVID疫苗副作用比較表, 圖/中央疫情指揮中心
在醫學報導中,
- 打針處的局部反應 (疼痛、紅腫)佔54.2%-92%是常見的,但卻也是身體與疫苗之間的正常反應。可以使用「飄」精油,將乳液先塗一層在局部紅腫的位置,再推一點精油,讓周邊細胞與組織傳導紅腫部位消腫免除不適感。
- 感覺疲倦佔53.1%-70% ,您可以用一點「清心醒腦」精油加上乳液稀釋推在肩頸,增加身體免疫,也增加活力。
- 頭痛約佔52.6%-64.7%,除非痛到影響生活作息、工作、上課注意力,建議盡量不吃止痛藥。如果影響作息也要避免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,原因是學理上這類藥物可能減低疫苗的免疫反應。這個時候可用「飄」精油或「甦醒」精油,與乳液稀釋後按摩頭部經絡,藉以減壓,切記先不要急著吃藥,除非已經影響工作或生活。
- 肌肉酸痛佔44%-61.5%,如果手上有 「放心鬆」精油加「粹•理氣活力霜」,可以試著稀釋後按摩肩頸、腰椎、頸動脈、大腿鼠蹊部,舒緩心情、舒緩身體不適感。
- 偶爾畏寒佔31.9%-45.4% ,這部分伴隨輕微發燒症狀,是正常的。多喝水、多休息,用一點「飄」精油來協助按摩或請家人幫忙推在脊椎,由上往下按摩,再由中間往外舒壓,做放鬆的動作。最後在頸動脈、腋下、鼠蹊部周邊有淋巴結,按摩時,手法盡量由內向外撥氣,透過按摩傳導速度快,能有效減輕不適感。
- 在關節痛的部分佔26.4%-46.4%,這部分比較少見,關節有疼痛感時可以用「粹•理氣活化霜」加「零極限」做輕鬆的按摩,減緩心情、也減緩因壓迫所造成的不適。
- 如果發燒≧38°C,可能佔7.9%-15.5%,在疫苗施打時,身體要製造抗體,免疫系統可能會反應過激引起發燒,這時候最重要的是水份要喝夠,平時體重x30為每日攝取的水量,而打完疫苗後則需要增加到體重x40的水量為佳,並且營養要均衡。能忍就不吃藥、讓身體自然產生抗體。多休息、睡眠一定要充足。
醫生有交代,接種疫苗後,如遇到以下情況請立即就診:
- 嚴重過敏反應:呼吸困難、氣喘、暈眩、心跳加速、全身紅疹。
- 超過72小時發燒不退:疫苗不太會造成超過48小時的發燒,燒超過3天要懷疑有其他感染的可能,應就醫治療。
- 接種部位產生膿瘍:這非常罕見,是不正常的反應。
- 其他預期外的不適:嚴重持續性頭痛、視力改變或癲癇;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;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;下肢腫脹或疼痛;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、瘀青、紫斑等。
注意!以上訊息提供一般精油愛用者參考,本公司產品不涉及任何醫療行為,精油療法是一種自然療法,不能視為正統醫學。若有任何不適,請優先尋求專業醫師診治,以免延誤就醫的最佳時機。